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

被引:9
作者
阮成武
机构
[1] 皖西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公共性; 公益性; 私益性; 私事化倾向;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07.11.004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与私益性共存并以公共利益为主导取向的公共物品,公益与私益可以在一定社会条件与政策规制和调控下整合兼容。当下日趋突出的义务教育私事化倾向是对义务教育私益性的僭越、放大和绝对化,表现为部分教育主体在教育目的取向、机会选择、内容实施及服务关系的价值评判和行为上的误解,构成对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的损害,侵蚀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基础。为此,应积极采取政策和措施,使义务教育私事化倾向得到有效遏止。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J].
鲍传友 ;
邓涛 .
中国教育学刊, 2006, (03) :10-13+17
[2]   略论学校性质演变的轨迹 [J].
陈桂生 .
当代教育论坛 , 2005, (11) :34-37
[3]   法律变迁与教育的公共性实现 [J].
余雅风 .
教育学报, 2005, (02) :51-56
[4]   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 [J].
余雅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30-39
[5]   “教育是公共产品”吗?——对一个流行观点的质疑 [J].
王一涛 ;
安民 .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05) :37-41
[6]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 [J].
劳凯声 .
教育研究, 2003, (02) :3-9
[7]   论教育的私益性 [J].
夏志强 .
四川财政, 2002, (04) :18-19
[8]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 [J].
金崇龙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41-41
[9]  
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 谢维和.中国教育报. 2005 (001)
[10]  
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日)藤田英典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