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A对低温下水稻幼苗细胞膜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王三根,梁颖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低温胁迫;6-BA;膜系统;秧苗;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5.04.006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低温胁迫(3℃,48h)前后用6-苄基腺嘌呤(6-BA)(44μmol/L)处理水稻幼苗,可增强水稻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也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叶绿素含量,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变化。在黑暗中处理效果优于在光照条件下的处理。亚细胞组分测定表明,SOD活性对低温敏感的顺序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6-BA对低温下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外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1mmol/L)、苯甲酸钠(SB)(5mmol/L)和二苯胺(DPA)(5mmol/L)与6-BA配合,比单独施用对膜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更佳。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油菜素甾醇和抗坏血酸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研究 [J].
王三根 ;
汽学军 ;
梁颖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376-379
[2]   表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J].
王炳奎 ;
曾广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93, (01) :38-42
[3]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J].
简令成 .
植物学通报, 1992, (03) :17-22+16
[4]   低温对植物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水平的影响 [J].
陈贻竹 ;
B.帕特森 .
植物生理学报, 1988, (04) :323-328
[5]   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J].
曾韶西 ;
王以柔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报, 1987, (04) :365-370
[6]   水稻幼苗的低温伤害与膜脂过氧化 [J].
曾韶西 ;
王以柔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7, (05) :506-512
[7]   低温对杂优水稻及其亲本幼苗中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 [J].
刘鸿先 ;
曾韶西 ;
王以柔 ;
李平 ;
陈德峰 ;
郭俊彦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7, (03) :262-270
[8]   不同胁迫预处理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和抗旱性的影响 [J].
郭确 ;
潘瑞炽 .
植物生理学报, 1986, (04) :396-401
[9]   脂质过氧化对细胞与机体的作用 [J].
曹锡清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6, (02) :17-23
[10]   膜脂不饱和度在水稻抗冷性中的作用 [J].
苏维埃 ;
王洪春 .
科学通报, 1983, (06) :37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