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及其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为例
被引:100
作者:
石玉江
[1
,2
]
肖亮
[3
,4
]
毛志强
[3
,4
]
郭浩鹏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成岩相;
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
储层类型;
产能级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储层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高岭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中子测井、密度测井以及中子-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差,辅助以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测井曲线,连续定量识别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图版。利用该图版对黄36井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通过与薄片鉴定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图版的准确性。利用成岩相识别结果,划分储集层的类型和产能级别: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储层是姬塬地区最有利储层,对应的含油级别划定为A级;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储层是第二类储层,对应含油级别划定为B级;含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夹层的储层产油能力最弱,是第三类储层,对应的含油级别划定为C级。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2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