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不同农户经营规模的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应评价

被引:7
作者
袁承程 [1 ,2 ]
刘黎明 [2 ]
叶津炜 [2 ]
邱孟龙 [3 ]
任国平 [2 ,4 ]
机构
[1]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4] 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户; 经营规模; 层次分析法(AHP); 熵权法; 综合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合理确定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从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选取9项指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应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尝试对洞庭湖区不同农户农业用地经营规模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以桃江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仅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单一效应分析,农户经营规模在>6.67~20.00 hm2时社会效应最佳,>0.67~2.00 hm2时经济效应最大,>20.00 hm2时环境效应最优;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应分析,在政府视角下,经营规模在>6.67~20.00 hm2之间的农户综合效应最高;而在农户和学者视角下,>3.33~6.67 hm2时农户综合效应最佳;结合协调度分析,桃江县农户适度经营规模应在>3.33~6.67 hm2之间,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效应,而且社会-经济-环境效应的协调度较好。开展不同农户经营规模的农业土地利用效应评价研究,有助于探寻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均适宜的农户经营规模,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