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56
作者
卢秀萍 [1 ]
许仪 [2 ]
许自成 [2 ]
肖炳光 [1 ]
何登峰 [2 ]
机构
[1]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挥发性香气物质; 香气类群;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2007.02.005
中图分类号
S572 [烟草(菸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52个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其总量为(1072.06±214.69)μg.g-1.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的含量分别为(21.65±4.85),(32.56±6.13),(34.13±15.44),(62.01±8.56),(919.04±207.25)μg.g-1.聚类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28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居中,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均为最高;第Ⅱ类包括19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低,除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居中外,其它各种香气降解产物含量也均为最低;第Ⅲ类包括5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最高,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艺措施和调制条件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J].
何登峰 ;
许仪 ;
许自成 ;
卢秀萍 ;
黄平俊 ;
王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199-202
[2]   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J].
许自成 ;
张婷 ;
马国华 ;
马京民 ;
程昌新 ;
黄平俊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01) :15-17+26
[3]   基因型和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J].
程昌新 ;
卢秀萍 ;
许自成 ;
黄平俊 ;
张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1) :137-139+182
[4]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J].
许自成 ;
黄平俊 ;
苏富强 ;
李桂湘 ;
王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13-17
[5]   产烟国部分烟区烤烟质体色素及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比较 [J].
周冀衡 ;
王勇 ;
邵岩 ;
杨虹琦 ;
李永平 ;
朱列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8-132
[6]   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 [J].
周冀衡 ;
杨虹琦 ;
林桂华 ;
杨述元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0-23
[7]   不同生态地区初烤烟叶中重要致香物质的分析 [J].
周淑平 ;
肖强 ;
陈叶君 ;
轩俊锋 ;
唐远驹 .
中国烟草学报, 2004, (01) :13-20
[8]   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 [J].
史宏志 ;
韩锦峰 ;
官春云 .
作物研究, 1996, (02)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