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瑞霞
张震宇
鲁鹏
周昆叔
张瑞云
不详
机构
[1]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郑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
[4] 郑州
[5] 北京
[6] 郑州
关键词
环境考古; 数字技术; 黄河中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机会,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环境考古研究越来越倚重数字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数字环境考古"概念也顺应而出。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重要策源地,也是夏、商时期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受到考古与环境考古研究的高度重视。文章从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试图叩响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之大门,为今后数字环境考古研究的广泛与深度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嵩山文化圈 [J].
周昆叔 ;
张松林 ;
张震宇 ;
杨瑞霞 ;
蔡全法 ;
宋国定 ;
宋豫秦 ;
莫多闻 ;
王辉 ;
鲁鹏 ;
郝利民 ;
王超 .
中原文物, 2005, (01) :12-20+1
[2]   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的环境变迁 [J].
张强 ;
朱诚 ;
刘春玲 ;
姜彤 .
地理学报, 2004, (04) :534-542
[3]   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 [J].
杨晓燕 ;
夏正楷 ;
崔之久 ;
叶茂林 .
地理学报, 2004, (03) :455-461
[4]   Arc View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原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海 .
华夏考古, 2004, (01) :98-106+114
[5]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特点及其GIS系统的设计 [J].
唐云松 ;
朱诚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4) :13-18
[6]   开封市古城址和古河道遥感考古试验研究 [J].
吴爱琴 ;
赵红杰 ;
杨瑞霞 ;
刘春迎 ;
郭仰山 ;
王超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2, (03) :85-88
[7]   陕西省资源环境本底数据库建设及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设想 [J].
王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3) :130-138
[8]   “数字中国”,百舸争流(上) [J].
陈述彭 .
地球信息科学, 2002, (01) :3-6
[9]   遥感技术在河南省考古中的应用 [J].
杨瑞霞 ;
郭仰山 ;
詹志明 ;
王超 .
国土资源遥感, 2001, (02) :19-24+64
[10]   GIS支持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肖彬 ;
谢志仁 ;
闾国年 ;
朱晓华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