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QTL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刘立峰
李自超
穆平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作物改良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作物; 数量性状; MAS; QTL克隆;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6 [生物技术育种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子标记技术和QTL (QuantitativeTraitsLoci)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的运用 ,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作物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目标性状QTL克隆在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旱性等数量性状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 ,证实了分子育种的有效性 ;对目前影响分子育种效率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J].
穆平 ;
李自超 ;
李春平 ;
张洪亮 ;
吴长明 ;
李晨 ;
王象坤 .
科学通报, 2003, (20) :2162-2169
[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t)的精细定位 [J].
吴金红 ;
蒋江松 ;
陈惠兰 ;
王石平 .
作物学报, 2002, (04) :505-509
[3]   小麦叶片直接用于PCR和RAPD反应的方法 [J].
汪秀峰 ;
杨剑波 ;
吴丽芳 ;
李莉 ;
向太和 .
遗传, 2002, (03) :332-334
[4]   玉米Rf3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与效益分析 [J].
夏军红 ;
郑用琏 .
作物学报, 2002, (03) :339-344
[5]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J].
罗利军 ;
张启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50-55
[6]   水稻株高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和分离 [J].
邢永忠 ;
徐才国 ;
华金平 ;
谈移芳 ;
孙新立 .
植物学报, 2001, (07) :721-726
[7]   应用二种定位法比较不同世代水稻产量性状QTL的检测结果 [J].
庄杰云 ;
樊叶杨 ;
吴建利 ;
夏英武 ;
郑康乐 .
遗传学报, 2001, (05) :458-464
[8]   水稻穗干物质重发育动态的QTL定位 [J].
何慈信 ;
朱军 ;
严菊强 ;
Mebrouk Benmoussa ;
吴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27-35
[9]   不同发育阶段水稻苗高的QTL分析 [J].
包劲松 ;
何平 ;
夏英武 ;
陈英 ;
朱立煌 .
遗传, 1999, (05) :38-40
[10]   数量性状基因座的动态定位策略 [J].
吴为人 ;
李维明 ;
卢浩然 .
生物数学学报, 1997, (S1) :49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