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中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54
作者:

刘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严登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史晓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袁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植被NDVI;
≥10℃积温和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植被分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4.03.008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82-2006年全国GIMMS NDVI资料,以及全国583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以像元为计算单元,分别以植被分区和气象站点为对象分析了植被NDVI、≥10℃积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分区≥10℃积温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和植被NDVI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植被覆盖面积略有增加,且≥10℃积温增速越大则降水量减速越小。(2)全国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分别呈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由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差异性,不同植被分区相关性有所差异。(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量是影响植被生在的限制性气候因子。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无显著性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2) : 283 - 292毛德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2] 近3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 47 - 58张戈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徐兴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周才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张宏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不详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欧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3] 中国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东亚夏季风[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 34 - 42张国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候中心 山西省气候中心李智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候中心 山西省气候中心宋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山西省气候中心武永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候中心 山西省气候中心王晓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山西省气候中心
- [4]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 636 - 643戴声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亚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郭玲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王兴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 507 - 5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续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6] 中国东部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J]. 资源科学, 2010, 32 (01) : 124 - 131崔林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史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肖风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范文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
- [7] 我国东部地区NDVI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6) : 725 - 7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范广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华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中国区域1960~2000年活动积温年代变化和地表植被的适应性调整[J].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 6042 - 60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 940 - 94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师庆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常顺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郭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1978年前、后中国≥10℃年积温对比[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 1810 - 1816柏秦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霍治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世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杜海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贺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姜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