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

被引:2
作者
程霖
岳翔宇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传播; 晚清; 金融思想; 金融制度; 转型;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6.001
中图分类号
K252 [清后期(1840~1911年)]; F832.9 [金融史、银行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060207 ;
摘要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基础引进了大量外来先进思想,并通过对其学习、选择与变通来实现传统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这不仅为后来中国金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人才和经验,也推动了本土新式金融事业和制度建设的发展。文章在考察了晚清金融思想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原因、模式、过程和特点后认为,经济发展需求是晚清金融思想转型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西方金融思想的传播从外部提供了激励和参照,而开放的环境则是这一转型的前提条件,这也构成了晚清金融思想转型的模式。传统金融思想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若干经验教训即便在当代中国也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94 +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清末科举改制后的科举考试与新学传播 [J].
曹南屏 .
学术月刊, 2013, 45 (07) :146-157
[2]   大分流:18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的反思 [J].
马涛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10, (03) :1-8
[3]   西方保险思想之“东渐”与中国民族保险业之创生 [J].
翟海涛 ;
何英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 6 (12) :33-36
[4]   近代中国保险思想启蒙述论 [J].
杨锦銮 .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0) :78-81
[5]   对西欧现代化的“内源性”的反思 [J].
尹保云 .
史学月刊, 2006, (07) :58-65
[6]   西方银行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J].
程霖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4) :50-57
[7]   “中国经济学”寻根 [J].
叶坦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4) :59-71
[8]   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 [J].
王扬宗 .
中国科技史料, 1995, (02) :3-18
[9]   古代中西方抑商问题的比较研究 [J].
启良 .
世界历史, 1988, (03) :12-22
[10]  
近代汉译西学书目提要.[M].张晓;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