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35
作者
叶舟 [1 ]
梁兴 [2 ]
马力 [3 ]
张廷山 [1 ]
徐克定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公司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 海相烃源岩; 二次生烃; 晚期成藏; 勘探方向; 下扬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使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原型盆地和前陆盆地被改造成冲断、剥蚀严重的燕山高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形成张裂断陷盆地叠置,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由前白垩系挤压冲断体系和上白垩统—新近系伸展断-坳陷体系组成双层结构的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这既造成下扬子海相古生-中生界油气地质高复杂性,又造就了残存于晚期上白垩统—新近系断-坳陷盆地下伏的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优势。各个古近纪伸展断陷往往是独立的海相烃源含油气保存单元,古近-新近系区域盖层共同构筑的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具晚期混源特色的海相有效烃源是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晚期成藏的基础,时空匹配的有效成藏组合是晚期成藏的必要条件。南黄海、苏北盆地是下扬子区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体系最好的构造单元,也是海相烃源晚期成藏的主要场所,印支和燕山运动不整合面上下、浦口组、泰州组和阜宁组一段是海相烃源古生中储或古生新储晚期成藏的主要层位,盐城、阜宁、海安、高邮、溱潼和黄桥—如皋断陷保存单位是首选勘探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4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济阳地区埕岛—垦东构造带中生代的逆冲断层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张克鑫
    漆家福
    林会喜
    [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70 - 277+290
  • [2] 下扬子独立地块与中生代改造型残留盆地
    叶舟
    马力
    梁兴
    吴根耀
    徐克定
    张廷山
    [J]. 地质科学, 2006, (01) : 81 - 101
  • [3]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孙龙德
    周新源
    王国林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167 - 178
  • [4] 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张林晔
    张英利
    [J]. 地质科学, 2005, (01) : 133 - 144
  • [5]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 226 - 230+236
  • [6]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区
    孙龙德
    李曰俊
    [J]. 地质科学, 2004, (02) : 296 - 304
  • [7]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
    梁兴
    叶舟
    马力
    吴少华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J]. 海相油气地质, 2004, (Z1) : 59 - 76+123
  • [8] 盐城凹陷含气系统特征分析
    祝厚勤
    孟闲龙
    [J].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 18 - 21+3
  • [9] 中国南方油气晚期成藏勘探实践及讨论
    戴少武
    [J]. 天然气工业, 2004, (01) : 7 - 9+100
  • [10]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
    吴根耀
    马力
    陈焕疆
    徐克定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4) : 337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