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齿碳酸盐岩成因探讨——以吉林-辽宁地区新元古界为例

被引:26
作者
旷红伟 [1 ]
孟祥化 [2 ]
葛铭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盆地研究所
关键词
臼齿; 碳酸盐岩; 成因; 新元古界; 吉林-辽宁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臼齿(Molar Tooth)碳酸盐岩问题已经研究了100多年,许多学者都对它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但始终未能取得共识。通过对现有各种臼齿碳酸盐岩成因假说概括评述,指出了这些成因假说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臼齿碳酸盐岩生物成因的可能性。从元古宙生物演化的规律说明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繁盛及衰退的时期与地球上真核生物的出现和繁盛及后生动物出现的界线相一致;从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气候条件和沉积环境、结构构造特征、化学组成(特别是黄铁矿的形态和SnO2的富集)、碳、氧同位素的分布规律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臼齿碳酸盐岩生物成因可能性的证据;还特别指出元古宙叠层石的生长和繁盛与臼齿碳酸盐岩的发育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也阐述了生物成因解释遇到的困难,并指出今后应大力开展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与岩相,特别是早期成岩作用和相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从元古宙古海洋化学性质的变化着手研究将成为揭示臼齿碳酸盐岩成因的根本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吉辽地区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岩相的若干岩石学特征研究 [J].
旷红伟 ;
刘燕学 ;
孟祥化 ;
葛铭 ;
蔡国印 .
地球学报, 2004, (06) :647-652
[2]   辽南与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地层Sr和C同位素对比及年龄界定 [J].
郑文武 ;
杨杰东 ;
洪天求 ;
陶仙聪 ;
王宗哲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165-178
[3]   从地球化学角度看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环境条件——以吉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碳酸盐岩为例 [J].
旷红伟 ;
金广春 ;
刘燕学 ;
孟祥化 ;
葛铭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50-155
[4]   蓟县元古界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变化 [J].
储雪蕾 ;
张同钢 ;
张启锐 ;
冯连君 ;
张福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51-959
[5]   皖北新元古代望山组震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J].
贾志海 ;
洪天求 ;
郑文武 ;
李双应 .
地层学杂志, 2003, (02) :146-149+158
[6]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21世纪全球地学研究的新热点 [J].
葛铭 ;
孟祥化 ;
旷红伟 ;
蔡国印 ;
刘燕学 ;
刘为付 .
沉积学报, 2003, (01) :81-89
[7]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J].
乔秀夫 .
地学前缘, 2002, (03) :141-149
[8]   湖北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化学地层特征及其国际对比 [J].
王自强 ;
尹崇玉 ;
高林志 ;
柳永清 .
地质论评, 2002, (04) :408-415
[9]   华北地台南缘新元古代地层的新认识 [J].
高林志 ;
尹崇玉 ;
王自强 .
地质通报, 2002, (03) :130-135
[10]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彭阳 ;
李海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1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