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35
作者
李晓红 [1 ]
郑玉敏 [1 ]
万里姝 [2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丹东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自由基; 细胞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g/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10 d,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促炎/抑炎细胞因子、自由基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83.61%、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5、10 d,治疗结束时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的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从治疗10 d开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白细胞介素13(IL-1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IL-6和ET-1在治疗5、10 d,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13、SOD水平在治疗10 d、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DA水平在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性氧化应激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Edaravone reduces early accumulation of oxidative products and sequenti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fter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mice brain [J].
Zhang, N ;
Komine-Kobayashi, M ;
Tanaka, R ;
Liu, MZ ;
Mizuno, Y ;
Urabe, T .
STROKE, 2005, 36 (10) :2220-2225
[12]   Effects of edaravone on reperfusio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Tsujita, K ;
Shimomura, H ;
Kawano, H ;
Hokamaki, J ;
Fukuda, M ;
Yamashita, T ;
Hida, S ;
Nakamura, Y ;
Nagayoshi, Y ;
Sakamoto, T ;
Yoshimura, M ;
Arai, H ;
Ogawa, H .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4, 94 (04) :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