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鹏湾海洋卡盾藻赤潮发生的环境背景

被引:42
作者
齐雨藻
黄长江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
[2] 不详
关键词
赤潮; 海洋卡盾藻; 浮游植物生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1991年2—3月,大鹏湾盐田水域的理化、水文、气象、海况的动态变化和大鹏湾底泥中发现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marina)孢囊的事实,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1991年3月20—21日发生在大鹏湾盐田水域的海洋卡盾藻赤潮形成过程和机理。分析结果认为,此次赤潮应从3月7—10日的水温急升(≥20℃)而引发的孢囊一齐萌芽开始,此后在东南风引起的表层风海流作用下,营养细胞逐渐在湾西北部的盐田水域聚集,而16—19日水体中营养盐和金属元素的浓度急增,致使营养细胞得以大量增殖,终于引发此次赤潮.3月19日后的风速显著减弱和日潮严重不等现象对此次赤潮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生态及其赤潮成因分析 [J].
黄长江 ;
齐雨藻 ;
黄奕华 ;
林小涛 .
海洋与湖沼, 1997, (03) :245-255
[2]   大鹏湾有毒赤潮生物孢囊研究 [J].
郑磊,齐雨藻,骆育敏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 (01) :121-126
[3]   南海大鹏湾海洋褐胞藻赤潮及其成因 [J].
齐雨藻 ;
洪英 ;
吕颂辉 ;
楚建华 ;
张家平 ;
朱从举 ;
李雅琴 ;
梁松 ;
李锦荣 .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132-138
[4]   中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 [J].
齐雨藻 ;
洪英 ;
吕颂辉 ;
张家平 ;
朱从举 ;
李雅琴 ;
梁松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1, (03) :92-95
[5]  
Chemical environment for red tides due to Chattonella antiqua in the seto inland sea, Japan[J] . Yasuo Nakamura,Jun Takashima,Masataka Watanabe.Journal of the Ocean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