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层控构造与油气资源

被引:5
作者
李扬鉴 [1 ]
崔永强 [2 ]
栾俊霞 [1 ]
戴想 [2 ]
机构
[1]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大陆层控构造; 地幔流体; 油气资源; 盆-山系; 冲叠造山带; 厚皮纵弯隆起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按大陆层控构造观点,控制油气资源的大陆构造主要有3种类型,即盆-山系、冲叠造山带和厚皮纵弯隆起带。油气资源与地幔流体息息相关。盆-山系油气的产生始于地幔流体作用下形成的玄武岩浆活动时期,集中于富含地幔流体的中地壳塑性层变厚、上拱的断隆山及其上覆盖层,如中国大陆东部中、新生代盆-山系。冲叠造山带前陆盆地油气,以有利于地幔流体上涌的仰冲型冲叠造山带较佳,如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俯冲型冲叠造山带次之,如秦岭印支造山带南缘。厚皮纵弯隆起带核部巨大的潜在虚脱空间的强烈吸入作用,引起地幔流体大规模上涌,为其隆起带顶部和周边前陆盆地油气资源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热能来源,如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所以这些地区油气资源较丰富。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构造对比研究及其油气藏形成的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J].
郭召杰 ;
邓松涛 ;
魏国齐 ;
李本亮 .
地学前缘, 2007, (04) :123-131
[2]   异常高压油气藏概论 [J].
门广田 ;
崔永强 ;
周玥 .
化工矿产地质, 2006, (04) :193-201
[3]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 [J].
万丛礼 ;
周瑶琪 ;
陈勇 ;
王建伟 .
地学前缘, 2006, (03) :122-128
[4]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J].
吴世祥 ;
汤良杰 ;
马永生 ;
郭彤楼 ;
黄仁春 ;
程胜辉 ;
李儒峰 ;
陈梅涛 .
地质学报, 2006, (03) :337-343
[5]   论秦岭造山带及其立交桥式构造的流变学与动力学 [J].
李扬鉴 ;
崔永强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4) :925-938
[6]   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 [J].
杜乐天 .
地质论评, 2005, (02) :174-180
[7]   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 [J].
王椿镛 ;
吴建平 ;
楼海 ;
周民都 ;
白志明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81-189
[8]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J].
李德威 .
地球科学, 2003, (06) :593-600
[9]   打破思想禁锢,重新审视生油理论——关于生油理论的争鸣 [J].
李庆忠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75-83+1
[10]   盆地矿套 [J].
杜乐天 .
国外铀金地质, 2002, (03) :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