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44a来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7
作者
尹业彪 [1 ,2 ]
李霞 [1 ]
郭玉川 [3 ]
赵钊 [1 ,2 ]
付松波 [1 ,4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资源环境学院
[2]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3]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4] 陕西省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关键词
景观; 斑块; 景观格局指数; 焉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揭示焉耆盆地1964~2007a景观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绿洲水土资源和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焉耆盆地1964~2007a5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景观变化分析。【结果】耕地从1964a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8.96%到2007a的44.69%,成为焉耆盆地最主要的景观;1964~2007a,草地面积减少了94.51%,主要转变为耕地;水域面积减小约1/3,遥感影像上表现出河面、湖面的萎缩;林地景观曾一度消失,近7a在退耕还林政策推动下再次出现;湿地景观相对稳定。研究期内,城乡、工矿建筑用地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比例从0.04%上升到2.90%,但仍然属于非优势景观;未利用土地位于其他景观外围,2000~2007a未利用地在博斯腾湖大湖东北角处有了一定的增加。【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焉耆盆地自然景观干扰强度的增加,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水平降低,异质化程度降低,土地利用向单一化方向发展,土地开发已达极限,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1450 / 1455+1485 +14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30年湿地景观退化评价 [J].
郭雷 ;
马克明 ;
张易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3126-3135
[2]   土地利用格局景观指数算法与应用 [J].
刘家福 ;
王平 ;
李京 ;
徐捷 ;
刘湘南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9, (01) :107-109
[3]   湖泊最低生态水位计算方法研究 [J].
李新虎 ;
宋郁东 ;
李岳坦 ;
邢星 ;
张圣芸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526-530
[4]   博斯腾湖最低生态水位计算 [J].
李新虎 ;
宋郁东 ;
张奋东 ;
叶茂 .
湖泊科学, 2007, (02) :177-181
[5]   近20年来开封湿地景观动态与保护对策 [J].
张明亮 ;
史同广 ;
王海霞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1) :198-201
[6]   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J].
田林 ;
董新光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86-90
[7]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44-1449
[8]   近50年来富锦湿地景观遥感与GIS的时空动态分析 [J].
王志强 ;
张柏 ;
徐振华 ;
张树清 .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01) :21-25+29
[9]   焉耆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郑逢令 ;
董新光 ;
李霞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10
[10]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张明阳 ;
王克林 ;
何萍 ;
谢志仁 ;
高吉喜 .
资源科学, 2005, (02)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