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一次灰霾天气的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分析

被引:24
作者
严国梁 [1 ]
韩永翔 [1 ]
张祥志 [2 ]
汤莉莉 [2 ]
赵天良 [1 ]
王瑾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3] 贵州省气象局
关键词
灰霾; 微脉冲激光雷达; 混合层高度; 消光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对2012年10月南京地区的一次灰霾天气进行了不间断观测,结合地面气象要素和PM10、PM2.5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质量浓度、气象要素、气溶胶垂直方向光学特性和混合层高度(MLH)日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并与11月11~12日非灰霾天气做了消光系数和MLH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次灰霾天气颗粒物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日变化较相似,基本上呈现夜间高午后低的趋势;灰霾期间MLH峰值滞后于地面温度峰值2h,MLH与PM2.5呈现负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为-0.57;霾天MLH远低于非灰霾天;霾期间近地面消光系数大部分时刻大于1.0km-1,远大于非霾日0.1~0.25km-1范围的消光系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667 / 16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1981~2010年深圳市不同等级霾天气特征分析 [J].
王明洁 ;
朱小雅 ;
陈申鹏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9) :1563-1568
[2]   北京地区灰霾化学特性研究进展 [J].
唐傲寒 ;
赵婧娴 ;
韩文轩 ;
刘学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03) :185-191
[3]   珠三角地区一次灰霾天气过程激光雷达观测与分析 [J].
黄祖照 ;
董云升 ;
刘建国 ;
刘文清 ;
陆亦怀 ;
赵雪松 ;
张天舒 ;
李铁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3, 8 (02) :114-123
[4]   南京一次典型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 [J].
王静 ;
牛生杰 ;
许丹 ;
于兴娜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3, (02) :201-208
[5]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的上海浦东地区不同强度霾研究 [J].
王苑 ;
耿福海 ;
陈勇航 ;
贺千山 ;
张华 ;
潘鹄 ;
毛晓琴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1) :21-29
[6]   2009年秋季南京地区一次持续性灰霾天气过程研究 [J].
高岑 ;
王体健 ;
吴建军 ;
费启瓅 ;
曹璐 .
气象科学, 2012, 32 (03) :246-252
[7]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8]   江苏省一次重霾污染天气的特征和机理分析 [J].
朱佳雷 ;
王体健 ;
邢莉 ;
穆青 ;
周德荣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12) :1943-1950
[9]   利用激光雷达太阳光度计等多种遥感手段立体监测一次沙尘事件 [J].
夏俊荣 ;
王普才 ;
宗雪梅 ;
陈洪滨 ;
闵敏 .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06) :74-81
[10]   利用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兰州远郊气溶胶光学特性 [J].
周碧 ;
张镭 ;
曹贤洁 ;
韩霄 ;
张武 ;
冯广泓 .
高原气象 , 2011, (04) :10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