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氮同位素与蛋白质含量在生物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构造带为例

被引:2
作者
陈华强 [1 ,2 ]
于赤灵 [1 ]
卢鸿 [1 ]
彭平安 [1 ]
帅燕华 [3 ]
张水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有机氮同位素; 蛋白质含量; 生物气; 气源岩评价;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按照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为评价思路的传统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不能满足和适应具有早期微生物化学成因为关键要素的低成熟生物气资源勘探。尝试从生物气早期营养母源出发,以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构造带源岩样品为例,通过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氮同位素以及C/N比值,结合常规岩石热解数据分析生物气沉积有机质特征。地质分布追踪表明:δ15N、蛋白质含量以及传统地球化学指标(有机碳含量TOC、氢指数IH等)高丰度层位与探井主要产气层段相对应。因此,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能够表征微生物营养底物的丰富程度,δ15N可以反映生物气母源环境特征和微生物活动强度,可以利用δ15N、蛋白质含量以及C/N比结合传统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来评价生物气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165 +1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物气源岩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穆亚蓬 ;
王万春 ;
宋振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 (06) :775-779
[2]   用泥岩热解资料预测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 [J].
孟元林 ;
修洪文 ;
孟凡晋 ;
殷秀兰 ;
王志国 ;
黄文彪 ;
姜文亚 .
天然气工业, 2008, (10) :41-43+137
[3]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储盖组合有效性对生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J].
程付启 ;
金强 ;
林会喜 ;
张水昌 ;
苏爱国 ;
曹倩 ;
王力 .
地质科学, 2008, (02) :333-346
[4]   保山盆地新近系生物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
刘四兵 ;
沈忠民 ;
罗小平 ;
陈义才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2) :198-201
[5]   Cascadia边缘与天然气水合物共生沉积物中有机质碳、氮同位素组成及意义 [J].
于晓果 ;
李家彪 ;
龚建明 ;
陈建芳 ;
金肖兵 ;
YoungJoo Lee ;
李宏亮 ;
徐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21-429
[6]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英 ;
李本亮 ;
胡国艺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84-89
[7]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J].
张水昌 ;
赵文智 ;
李先奇 ;
黄海平 ;
苏爱国 ;
帅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90-96
[8]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的勘探历程与储量现状 [J].
徐子远 ;
谢丽 ;
张道伟 ;
姜桂凤 ;
韩凤祥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4) :437-440
[9]   水稻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的影响 [J].
廖敏 ;
谢晓梅 ;
吴良欢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3) :46-49
[10]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M].刘文汇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