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绅到中农

被引:13
作者
朱晓阳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士绅; 中农; 乡村自治;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80202.00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般论者认为,乡土社会即使有过士绅,随着近代国家的建构和当代国家对乡村的长驱直入,他们也消失殆尽。但是一些对乡村精英研究的缺陷是被去领土化视角下的政治观念史所左右。在此前提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蔽了具体时空下的实况。本文与上述研究的路径不同,以地势民族志方式,研究乡村领导和社会秩序。基于最近60余年的地方历史,本文试图勾勒出从乡绅到中农,甚至到21世纪自然村社会中隐然延续的结构。论文将探索在60余年间,国家通过政治/组织路线,对血缘/地缘的村落社会进行重新编织的基础上,自然村/村民小组及其领导人对于基层政治生活和社区维系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区域、阶级与乡村役畜分配——以20世纪30-50年代山西省为例 [J].
胡英泽 ;
郭心钢 .
开放时代, 2017, (04) :71-88+6
[2]   乡绅、“废墟”和自治 [J].
朱晓阳 .
开放时代, 2016, (04) :165-190+8
[3]   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J].
马翀炜 .
开放时代, 2016, (01) :206-221+8
[4]   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文化自觉——以一个苗族社区为例 [J].
罗康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5 (05) :37-42
[5]   地势、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的人类学 [J].
朱晓阳 .
思想战线, 2015, (05) :1-10
[6]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J].
徐勇 ;
赵德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1-8
[7]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手工业的技术定位 [J].
雅各布伊弗斯 ;
胡冬雯 ;
张洁 .
民族学刊, 2012, 3 (02) :1-10+91
[8]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广东省云浮市探索的背景与价值 [J].
徐勇 ;
周青年 .
河北学刊, 2011, 31 (05) :96-102
[9]   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1, (02) :8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