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关于“知识产权的公权化理论”的置疑

被引:18
作者
于志强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公权化; 私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一样具有私权的属性。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而有其特殊性,以致于有些学者在不否认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知识产权的公权化理论,并试图用该理论来解释一些知识产权面临的新问题。知识产权的公权化理论是对私权理论的一种错误的解读,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或者会具有双重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的解读和反思 [J].
孙海龙 ;
董倚铭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76-85
[2]   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之批判 [J].
衣庆云 .
电子知识产权, 2007, (07) :34-37
[4]   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机制及其建构 [J].
李昌凤 .
理论学刊, 2005, (09) :76-77
[5]   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 [J].
李永明 ;
吕益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61-68
[6]   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 [J].
冯晓青 ;
刘淑华 .
中国法学, 2004, (01) :63-70
[7]   知识财产权解析 [J].
刘春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09-121+206
[8]  
罗马法教科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 2005
[9]  
德国民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10]  
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 法律出版社 , 孔祥俊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