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煤柱失稳的突变学特征研究
被引:5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国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缪协兴
机构
:
[1]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来源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7年
/ 01期
基金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
煤柱;
失稳;
突变;
势函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D822.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建立在力学分析基础上的条带开采煤柱失稳条件进行拓扑变换,得到煤柱失稳的势函数,它符合尖点突变模式.结果表明:煤柱失稳具有突变、缓慢2条路径,相应地形成了煤柱失稳的突然猛烈破坏和较缓慢的“瘫软”破坏;在失稳临界点附近煤柱失稳具有发散性,即控制变量有微小的变化就会引起煤柱失稳;煤柱一旦失稳,如要使其恢复到稳定状态,需要的煤柱强度要比煤柱破坏时的强度大的多;煤柱失稳还具有模态软化特性,可以对失稳的可能性进行估计.根据这些特性,可通过调控煤柱失稳条件使之不失稳,达到控制煤柱稳定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矿柱失稳机理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国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缪协兴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2)
: 137
-
140
[2]
条带开采煤柱破坏宽度计算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国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缪协兴
王学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王学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青峰
[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6)
: 767
-
769
[3]
煤柱稳定性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徐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徐金海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缪协兴
张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张晓春
[J].
煤炭学报,
2005,
(04)
: 433
-
437
[4]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
王连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王连国
宋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宋扬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缪协兴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 573
-
577
[5]
软粘土流动性的尖顶突变模型分析
张业民,宋长清,刘义贤,李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学院建工系,大连铁道学院基建处
张业民,宋长清,刘义贤,李巍
[J].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04)
: 67
-
70
[6]
斜坡平面滑动失稳新理论的探索─—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秦四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秦四清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4,
(05)
: 1
-
4
[7]
压扭性断层地震过程的Cusp型突变分析[J]. 杨修信,殷有泉,康仲远,刘光勋,王廷韫,陈沅俊,张彦山.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6)
[8]
突变理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黄润秋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许强
[J].
工程地质学报,
1993,
(01)
: 65
-
73
[9]
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
唐春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工学院
唐春安
徐小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工学院
徐小荷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0,
(02)
: 100
-
107
[10]
岩体准静态运动失稳的 CUSP 型突变模型
康仲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康仲远
[J].
地震学报,
1984,
(03)
: 352
-
361
←
1
2
→
共 11 条
[1]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矿柱失稳机理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国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缪协兴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2)
: 137
-
140
[2]
条带开采煤柱破坏宽度计算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国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缪协兴
王学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王学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青峰
[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6)
: 767
-
769
[3]
煤柱稳定性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徐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徐金海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缪协兴
张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张晓春
[J].
煤炭学报,
2005,
(04)
: 433
-
437
[4]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
王连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王连国
宋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宋扬
缪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
缪协兴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 573
-
577
[5]
软粘土流动性的尖顶突变模型分析
张业民,宋长清,刘义贤,李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学院建工系,大连铁道学院基建处
张业民,宋长清,刘义贤,李巍
[J].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04)
: 67
-
70
[6]
斜坡平面滑动失稳新理论的探索─—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秦四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秦四清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4,
(05)
: 1
-
4
[7]
压扭性断层地震过程的Cusp型突变分析[J]. 杨修信,殷有泉,康仲远,刘光勋,王廷韫,陈沅俊,张彦山.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6)
[8]
突变理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黄润秋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许强
[J].
工程地质学报,
1993,
(01)
: 65
-
73
[9]
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
唐春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工学院
唐春安
徐小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工学院
徐小荷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0,
(02)
: 100
-
107
[10]
岩体准静态运动失稳的 CUSP 型突变模型
康仲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康仲远
[J].
地震学报,
1984,
(03)
: 352
-
36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