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犯处罚的反思与限定

被引:6
作者
李至
机构
[1] 海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
关键词
行政犯; 形式理性; 目的理性; 谦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社会关系与状况日趋复杂的现代化社会,仅仅通过行政干预已经不能够应付日益错综复杂的形势。以控制风险、保障安全为名的行政犯正大举进入各国刑法体系。一方面,行政犯立法的膨胀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世界刑法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对在社会治理中过度依赖刑法须保持应有的理性。坚持形式理性为基础,以目的理性作为形式理性的补充。重视"法理"兼顾"情理",在入罪时遵循形式解释,出罪时考虑实质解释。实现刑法体系的形式理性与刑事政策的目的理性统一,明确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的界限。行为人由于实体瑕疵、程序瑕疵和在价值选择的两难境地中做出的行政违法行为,则不具有刑事处罚的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J].
何荣功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523-547
[2]   跨越李斯特鸿沟:一场误会 [J].
邹兵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4, 36 (02) :123-142
[3]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目的论解释 [J].
杜宇 .
法学论坛, 2013, 28 (06) :74-83
[4]   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 2013, 30 (04) :46-58
[5]   行政犯的法律属性及其责任——兼及定罪机制的重构 [J].
田宏杰 .
法学家, 2013, (03) :51-62+176
[6]   刑法解释中的形式论与实质论之争 [J].
劳东燕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122-139
[7]   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0, (04) :27-48
[8]  
纳粹主义对刑法的影响[J]. 约阿希姆·福格尔,喻海松.刑事法评论. 2010(01)
[9]   刑法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 [J].
周详 .
法学研究, 2010, 32 (03) :57-70
[10]   论我国定罪思维的传统及其演化 [J].
欧阳本祺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3)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