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量及压力变化模型

被引:17
作者
赵艳艳
袁向春
康志江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产量; 压力; 数学模型; 动态分析;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多洞串联型油藏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产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单缝单洞油藏的压力和产量均呈指数递减,多缝多洞油藏靠近生产井的溶洞产量的递减规律为几个指数递减函数的代数和,压力的递减规律为几个指数递减函数与井底流压的代数和。以同等大小的三缝三洞油藏为例,远离生产井的溶洞压力下降速度远远慢于靠近生产井的溶洞;生产初期产量主要是靠近生产井的溶洞在作贡献,远离生产井的溶洞逐渐开始补充。这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认识缝洞连通模式和缝洞参数,以及储量计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62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对策探讨 [J].
李宗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856-862
[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J].
康志江 ;
李江龙 ;
张冬丽 ;
吴永超 ;
张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4-640+673
[3]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对策——以塔河油田主体开发区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J].
陈志海 ;
刘常红 ;
杨坚 ;
黄广涛 ;
鲁新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23-629
[4]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J].
李江龙 ;
黄孝特 ;
张丽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0-633
[5]   三重介质复合油藏压力动态特征研究 [J].
杨坚 ;
姚军 ;
王子胜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5, (04) :418-425
[6]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J].
陈志海 ;
戴勇 ;
郎兆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01-105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培廉等编著, 2003
[8]  
油层物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更生编, 1994
[9]  
现代油藏渗流理学原理. 葛家理,刘月田,姚约东编.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