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

被引:26
作者
刘畅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公私观念; 研究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公私观念 ,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之一 ;公私之辨 ,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春秋战国诸子争鸣 ,已提出崇公抑私的命题 ,至于秦汉之际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基本成型。其后 ,“公”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传统思维主流 ,其中间或有“私”本位观念萌动、抬头 ,但一直是思想界的弱势群体。至于近现代 ,“公天下”观念仍是发动一次次社会改革与革命的强大思想引擎。百年来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每一重要阶段 ,无一不伴随着公私观念的激烈争论。公私难分 ,剪不断 ,理还乱 ;公私纠缠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自先秦始 ,这一领域积淀了大量的思想遗产。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多元、分层的研究。目前 ,这些成果尚呈弥散状态 ,对它们按照不同专题进行一番清理 ,将为进一步的深度研究提供一条大致准确的起跑线。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J].
刘泽华 .
南开学报, 2003, (04) :63-72+95
[2]   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 [J].
范德茂 ;
吴蕊 .
文史哲, 2002, (03) :109-112
[3]   “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 [J].
沟口雄三 ;
冉毅 .
船山学刊, 1999, (02) :48-54
[4]   中国文化的公私观 [J].
蒋荣昌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1-17+144
[5]   揭示多元世界中的中国原理——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研究 [J].
李长莉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1) :50-54
[6]   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 [J].
沟口雄三 ;
汪婉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1) :60-71
[7]   中国早期的公私观念 [J].
钱广荣 .
甘肃社会科学, 1996, (04) :18-21
[8]   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 [J].
王中江 .
中州学刊, 1995, (06) :64-69
[9]   临淄孙氏旧藏甲骨文字考辨 [J].
胡厚宣 .
文物, 1973, (09) :52-60+75
[10]  
乡土中国[M]. 北京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