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与基本特性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付刚
刘增文
崔芳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团粒; 水稳性团粒; 分形维数;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9.029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土壤团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团粒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防止土壤退化及减少土壤侵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黄土残塬沟壑区,利用分形理论对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3种纯林和油松×刺槐、油松×侧柏、油松×狼牙刺3种混交林林地及天然草地土壤表层团粒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刺槐纯林土壤团粒分形维数最小;0~10 cm土层土壤分形维数为2.252 5~2.757,与>5 mm和0.5~2 mm两粒级土壤团粒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粒级土壤团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10~20 cm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为2.5294~2.7017,与>5 mm粒级团粒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其他粒级土壤团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与粒径>0.25mm土壤水稳性团粒总量、稳定性系数、重量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均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 [J].
龚伟 ;
胡庭兴 ;
王景燕 ;
宫渊波 ;
冉华 ;
张世熔 ;
廖尔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56-65
[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粒及微团粒的分形特征 [J].
刘梦云 ;
常庆瑞 ;
齐雁冰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4) :47-51
[3]   宁南山区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关系 [J].
杨建国 ;
安韶山 ;
郑粉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72-75+98
[4]   岩溶山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 [J].
李阳兵 ;
魏朝富 ;
谢德体 ;
高明 .
土壤通报, 2006, (01) :51-55
[5]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演变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安韶山 ;
黄懿梅 ;
李壁成 ;
杨建国 .
土壤通报, 2006, (01) :45-50
[6]   退化红壤重建森林初期细根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J].
刘苑秋 ;
罗良兴 ;
刘亮英 ;
杨家林 ;
夏晓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35-1739
[7]   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J].
宁丽丹 ;
石辉 ;
周海军 ;
刘世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405-1410
[8]   祁连山南麓植物根系改善土壤抗冲性研究 [J].
沈晶玉 ;
周心澄 ;
张伟华 ;
李文忠 ;
李永良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4) :87-91
[9]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J].
丁文峰 ;
丁登山 .
地理研究, 2002, (06) :700-706
[10]   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 [J].
张世熔 ;
邓良基 ;
周倩 ;
伍国锋 .
土壤学报, 2002, (02) :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