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CA揭示降雨期间岩溶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

被引:17
作者
杨平恒 [1 ]
袁道先 [1 ,2 ]
袁文昊 [1 ]
旷颖仑 [1 ]
贾鹏 [1 ]
贺秋芳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降雨; 岩溶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土壤流失; 水质; 姜家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降雨条件下重庆青木关地下河出口姜家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高分辨率监测,发现各种指标对降雨响应迅速.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能代表84.961%信息量的3个主成分,来反映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结果表明,降雨造成的以浊度、Al3+、全Fe、全Mn、Ba2+和NO2-等离子浓度升高为代表的土壤流失,和以HCO3-,Ca2+,Sr2+等与灰岩溶解有关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降低为代表的稀释效应,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41.495%;以Na+,NO3-,PO43-,K+,Cl-等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升高为代表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及鸭子代谢物,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37.449%;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的溶解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6.017%.第一场降雨期间,水质变化主要受进入地下河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和鸭子代谢物的控制,而在第二场降雨期间,水质变化则主要为土壤流失所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88 / 7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地下河硝态氮来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汪智军,杨平恒,旷颖仑,贺秋芳,袁文昊,袁道先.环境科学. 2009(12)
[2]   在线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岩口落水洞至姜家泉段为例 [J].
杨平恒 ;
罗鉴银 ;
彭稳 ;
夏凯生 ;
林玉石 .
中国岩溶, 2008, (03) :215-220
[3]   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J].
刘方 ;
罗海波 ;
刘鸿雁 ;
吴永贵 .
矿物学报, 2007, (Z1) :540-544
[4]   一种由全球水循环产生的可能重要的CO汇 [J].
刘再华 ;
Wolfgang Dreybrodt ;
王海静 .
科学通报, 2007, (20) :2418-2422
[5]   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J].
张文霖 .
市场研究, 2005, (12) :31-34
[6]   稻鸭共生生态模式(一) [J].
白秀娟 .
农民科技培训, 2005, (08) :14-15
[7]   桂林岩溶试验场钻孔水化学暴雨动态和垂向变化解译 [J].
刘再华 ;
李强 ;
汪进良 ;
吴孔运 ;
孙海龙 ;
梁永平 .
中国岩溶, 2004, (03) :3-10
[8]   土地利用对埋藏型岩溶区岩溶水质的影响——以涪陵丛林岩溶槽谷区为例 [J].
贾亚男 ;
刁承泰 ;
袁道先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55-461
[9]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tical methods: A case study of the Western Niger Delta, Nigeria[J] . Omoleomo Olutoyin Omo-Irabor,Samuel Bamidele Olobaniyi,Kehinde Oduyemi,Joseph Akunna.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2008 (8)
[10]  
Nutrient dynamics as indicators of karst processes: Comparison of the Chalk aquifer (Normandy, France) and the Edwards aquifer (Texas, U.S.A.)[J] . B.J. Mahler,D. Valdes,M. Musgrove,N. Massei.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