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49
作者
叶金印 [1 ,2 ]
黄勇 [3 ]
张春莉 [4 ]
杨祖祥 [2 ]
机构
[1]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2] 安徽省气象台
[3]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 天津市气象局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气候变化; 时空特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1.0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流域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环境将对气候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响应,研究淮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特征,将有益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利用1961─2010年淮河流域145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近50年以来淮河流域常规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流域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南四湖地区、淮河干流中下游以南以及伏牛山区,为气温显著上升区;山区最高气温上升缓慢,而最低气温上升明显;全流域平均气温日较差有下降的趋势,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变化呈现出流域中部平原区减小而其他地区增加的分布特征。(2)全流域地面气压呈降低趋势,空间差异性增大,淮河流域广大平原为降低速率慢的区域,上游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则为降低速率快的中心;风速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均呈减小趋势,但在淮干上游山区、沂蒙山区以及里下河沿海地区地面风速有增大的趋势。(3)流域西部相对湿度呈微弱增大的趋势,而流域东部呈微弱减小的趋势;日照时数逐年递减的趋势比较明显,空间上呈现流域西部递减的趋势比东部明显。(4)年均降水量以淮河干流为界,呈现南部增多,北部减少的特征,导致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差异呈增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Linkages between ENSO/PDO signals and precipitation, streamflow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0 years[J] . R. Ouyang,W. Liu,G. Fu,C. Liu,L. Hu,H. Wang.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14 (9)
[12]   近50年长江中下游春季和梅雨期降水变化特征 [J].
邓汗青 ;
罗勇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1) :23-31
[13]   安徽省近30年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J].
张红 ;
黄勇 ;
刘慧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12) :1935-1942
[14]   内蒙古地区近25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 [J].
时忠杰 ;
高吉喜 ;
徐丽宏 ;
冯朝阳 ;
吕世海 ;
尚建勋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1) :1594-1601
[15]   近50年三江源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姚玉璧 ;
杨金虎 ;
岳平 ;
陆登荣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1) :1585-1593
[16]   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 [J].
赵传成 ;
王雁 ;
丁永建 ;
叶柏生 ;
姚淑霞 .
高原气象, 2011, (02) :385-390
[17]   1982—2006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联系 [J].
晏利斌 ;
刘晓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2) :226-232
[18]   1961—2004年黑龙江省近地层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J].
邹立尧 ;
国世友 ;
王冀 ;
韩照宇 .
气象, 2010, 36 (10) :67-71
[19]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VARIATION OVER EAST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ROUGHTS AND FLOODS[J]. 白爱娟,刘晓东.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0(03)
[20]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