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被引:55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张斌
苏劲
杨德彬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岩; 原油裂解气; 油气藏类型; 调整改造;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相碳酸盐岩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时代古老,使得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勘探难度大。研究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海相盆地古生界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泥岩、泥灰岩和煤系为主,热演化程度多数已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其中,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组合在燕山期达到最大埋深,储层大部分都经历过原油裂解以上的高温过程,原油难以保存,以形成裂解气为主,或者是高成熟煤型气;而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继承性隆起部位始终没有经历180℃以上的高温条件,而且最大埋深是在喜山期以来,因此在构造高部位保存了大规模的古油藏。根据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被调整、改造与再富集过程的特点,把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分为原生油气藏和次生油气藏,存在单源单期充注成藏型和多源多期充注成藏型,建立了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71 / 8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四川盆地黄龙组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成因的探讨
    戴金星
    倪云燕
    黄士鹏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5) : 710 - 717
  • [2]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
    何登发
    李德生
    童晓光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5) : 695 - 709
  • [3]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朱光有
    张水昌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 793 - 802
  • [4] 天然气晚期强充注与塔中奥陶系深部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关系研究
    赵文智
    朱光有
    张水昌
    赵雪凤
    孙玉善
    王红军
    杨海军
    韩剑发
    [J]. 科学通报, 2009, 54 (20) : 3218 - 3230
  • [5] 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朱光有
    张水昌
    王欢欢
    杨海军
    孟书翠
    顾乔元
    张斌
    苏劲
    [J].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 2384 - 2398
  • [6]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邹才能
    陶士振
    袁选俊
    朱如凯
    侯连华
    王岚
    高晓辉
    公言杰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 324 - 331
  • [7] 塔里木盆地塔中83井原油中检测出2-硫代金刚烷及其地质意义
    姜乃煌
    朱光有
    张水昌
    王政军
    [J]. 科学通报, 2007, (24) : 2871 - 2875
  • [8] 四川盆地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大型气田群气源探讨
    张水昌
    朱光有
    陈建平
    梁英波
    [J]. 科学通报, 2007, (S1) : 86 - 94
  • [9]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探讨
    张斌
    赵喆
    张水昌
    陈建平
    [J]. 科学通报, 2007, (S1) : 108 - 114
  • [10] 中国海相沉积盆地富气机理与天然气的成因探讨
    朱光有
    赵文智
    梁英波
    王政军
    [J]. 科学通报, 2007, (S1) : 46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