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大型气田群气源探讨

被引:49
作者
张水昌
朱光有
陈建平
梁英波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飞仙关组; 气田群; 气源; 硫化氢; TSR;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发现了多个高含硫化氢的大型鲕粒岩气藏,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超过5000×108m3.由于该区烃源岩层数多且演化程度高,受到TSR的蚀变改造,因此气源一直难以确定.在天然气样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油气地质、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成藏充注与调整、以及天然气混合作用与次生蚀变等因素,认为飞仙关组气藏的主力气源是二叠系龙潭组烃源岩,其次是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由于圈闭形态与不同烃源岩生排烃时期的匹配差异,造成各气藏天然气成因的差异,其中,普光气田主要捕获了龙潭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混有志留系生成的原油裂解气,而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等以志留系生成的原油裂解气为主,并混有龙潭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
    蒋裕强
    郭贵安
    陈义才
    李子荣
    卢正东
    [J]. 天然气工业, 2006, (11) : 1 - 3+167
  • [2]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J]. 地质学报, 2006, (08) : 1208 - 1218
  • [3] 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周国源
    [J]. 岩石学报, 2006, (08) : 2182 - 2194
  • [4] 四川盆地H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戴金星
    [J]. 地球化学, 2006, (04) : 432 - 442
  • [5]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J]. 沉积学报, 2006, (02) : 300 - 308
  • [6]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李剑
    周国源
    [J]. 地学前缘, 2006, (02) : 234 - 248
  • [7]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马永生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学报, 2005, (06) : 858 - 865
  • [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戴金星
    李剑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 1037 - 1046
  • [9]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趋势和天然气地学理论重要进展
    戴金星
    秦胜飞
    陶士振
    朱光有
    米敬奎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 127 - 142
  • [10] 四川盆地东部大中型气藏成烃条件分析
    王兰生
    李宗银
    沈平
    陈盛吉
    张鉴
    谢邦华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 567 -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