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的精确度及其改善途径

被引:22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戚存扣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工作,江苏南京,
关键词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家系重复试验; 数量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0 [作物遗传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在分析提高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精度的三种途径基础上 ,对遗传率较低或试验误差较大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综合上述三方法提出了利用 P1、 F1、 P2 、 B1∶ 2 、 B2∶ 2 和 F2∶ 3家系重复试验的联合分离分析法。其基本理论是将分离群体看作由多基因和环境修饰的主基因型正态分布的混合分布。通过油菜初花期的遗传分析表明 :分析家系重复试验的家系平均数资料获得的 AIC值比分析单一重复资料获得的 AIC值更低 ;P1、F1和 P2 的加入可增加一阶遗传参数的估计精度 ;通过方差分析联合估计提供的误差方差可增加二阶遗传参数的估计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数量性状分离分析中分布参数估计的IECM算法 [J].
章元明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0, (06) :699-706
[2]   QTL混合遗传模型扩展至2对主基因+多基因时的多世代联合分析 [J].
盖钧镒 ;
章元明 ;
王建康 .
作物学报, 2000, (04) :385-391
[3]   利用DH或RIL群体检测QTL体系并估计其遗传效应 [J].
章元明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2000, (07) :634-640
[4]   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的P1、P2、F1、F2和F2∶3联合分析方法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1998, (06) :651-659
[5]   利用回交或F2∶3家系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J].
盖钧镒 ;
王建康 .
作物学报, 1998, (04) :402-409
[6]   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1997, (05) :432-440
[7]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Ⅳ.极大似然法的应用 [J].
姜长鉴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5, (06) :641-648
[8]   多品种(系)试验中简化广义格子设计的探讨 [J].
吴天侠 ;
盖钧镒 ;
马育华 .
作物学报, 1995, (03) :300-306
[9]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Ⅰ.遗传组成和主基因基因型鉴别 [J].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3, (01) :1-6
[10]   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a QTL model and its effects [J].
Gai, JY ;
Wang, JK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8, 97 (07) :116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