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丹凤—塘河地区嘉陵江组储层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6
作者
王文之 [1 ]
田景春 [1 ,2 ]
张翔 [1 ]
贺洋 [3 ]
谭先锋 [1 ]
阳伟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嘉陵江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川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其嘉陵江组为该区主力产层。本文以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钻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孔隙结构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新认识,对丹凤—塘河地区嘉陵江组嘉嘉一—二1和嘉二3亚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及电性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嘉一—嘉二1和嘉二3亚段储集岩以粉细晶白云岩和颗粒云岩为主,储层空间以次生孔隙(粒间溶孔、白云岩晶间孔)为特征,储层总体上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研究认为:①频繁的海平面升降和台内滩相带控制了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和规模;②成岩期埋藏白云岩化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③岩溶作用扩大了储层发育范围,改善了储层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东南庙高寺—二里场地区嘉陵江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 [J].
李文茂 ;
李国蓉 ;
张天操 ;
李弢 ;
金小燕 ;
周大志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2) :36-44
[2]   四川盆地西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研究 [J].
朱露 ;
胡明毅 ;
段健 ;
侯慧敏 .
海洋石油, 2010, 30 (01) :43-47
[3]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J].
徐胜林 ;
陈洪德 ;
林良彪 ;
陈安清 .
中国地质, 2009, 36 (05) :1055-1064
[4]   川东—渝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戴荔果 ;
郑荣才 ;
李爽 ;
郑超 ;
胡忠贵 .
中国地质, 2009, 36 (01) :110-119
[5]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嘉二段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J].
段金宝 ;
黄仁春 ;
程胜辉 ;
彭劲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30 (05) :207-210
[6]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J].
李爱国 ;
易海永 ;
刘超 ;
罗潇 ;
谢正龙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03) :1-5+83
[7]   泸州古隆起地区嘉陵江组层序特征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控制 [J].
乔占峰 ;
李国蓉 ;
李弢 ;
王鑫 ;
于海波 ;
邓小江 .
沉积学报, 2008, (01) :92-99+110
[8]   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以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为例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韦东晓 .
中国地质, 2007, (06) :1045-1054
[9]   岩相古地理对自贡地区嘉陵江组储层的控制 [J].
昌燕 ;
谭秀成 ;
杜本强 ;
周子琰 ;
邹娟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S2) :12-15+168
[10]   宜宾潜伏构造嘉陵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邓静 ;
张凯 ;
王一 .
断块油气田, 2007, (04) :14-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