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19
作者
徐胜林 [1 ,2 ]
陈洪德 [1 ,2 ]
林良彪 [1 ,2 ]
陈安清 [1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层序岩相古地理; 鲕滩; 飞仙关组; 下三叠统; 川东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针对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川东南飞仙关期发育海相地层,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二者皆为Ⅱ型层序。SQ1TST期,由于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区发育较深水环境的混积陆棚;进入SQ1HST期由于前期的沉积填充,盆地水体逐渐变浅盆地进入了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开始了鲕滩发育演化阶段。SQ2TST和SQ2EHST期研究区沉积格局基本上延续了SQ1HST期沉积特征,其中鲕滩在SQ2EHST进入了发展最高峰期;SQ2LHST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和沉积物的继续填充,研究区转入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一套区域上分布广泛的紫红色泥岩、白云岩、膏岩组合。SQ2EHST为研究区鲕粒滩最发育层位,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川东南嘉陵江组储层地质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
    王长城
    施泽进
    张光荣
    韩小俊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8 - 10+19
  • [2]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 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 [3]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林良彪
    陈洪德
    胡晓强
    纪相田
    姜平
    [J]. 地层学杂志, 2007, (04) : 415 - 422
  •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杨威
    魏国齐
    金惠
    张林
    沈珏红
    吴世祥
    [J]. 中国地质, 2007, (05) : 822 - 828
  • [5] 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李登华
    李伟
    汪泽成
    杨家静
    [J]. 中国地质, 2007, (05) : 829 - 836
  • [6] 重庆石柱中三叠统巴东组沉积相研究
    徐胜林
    陈洪德
    朱利东
    林良彪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7, (01) : 44 - 49
  • [7] 四川广安市响水飞仙关组剖面特征及地质意义
    雷卞军
    唐楷
    邓超
    蔡正旗
    王身建
    赵永刚
    [J]. 中国地质, 2007, (01) : 66 - 72
  • [8]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
    马永生
    牟传龙
    郭彤楼
    谭钦银
    余谦
    [J]. 矿物岩石, 2005, (04) : 73 - 79
  • [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张贵生
    何鲤
    [J]. 天然气工业, 2005, (10) : 45 - 47+8
  • [10] 中新生代海水锶同位素演化和古海洋事件
    黄思静
    吴素娟
    孙治雷
    裴昌蓉
    胡作维
    [J]. 地学前缘, 2005, (02) : 133 -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