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被引:33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胡晓强
纪相田
姜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构造层序; 盆地演化; 上三叠统; 川西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界面、层序划分和层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1)上三叠统与中、下三叠统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2)须二段与小塘子组的分界面;3)须三段与须四段之间的次级构造不整合面;4)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根据层序界面的发育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每个层序以最大湖泛面为界,划分为盆地扩张体系域(BE)和盆地收缩体系域(BW)2个体系域。晚三叠世四川盆地的演化主要是川西前陆盆地的演化,其中TS1为边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TS2为川西前陆盆地形成阶段,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开始逆冲推覆;TS3为川西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逆冲褶皱成山,使得整个四川盆地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是控制晚三叠世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沉积演化
    刘金华
    张世奇
    孙耀庭
    魏垂高
    [J]. 地层学杂志, 2007, (02) : 190 - 196
  • [2]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林良彪
    陈洪德
    姜平
    胡晓强
    纪相田
    叶黎明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376 - 383
  • [3] 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层序特征[J]. 郑德顺,吴智平,李伟,周瑶琪.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S2)
  • [4] 黑龙江东部鸡西盆地构造层序划分与盆地动力学演化
    杨晓平
    李仰春
    柳震
    汪岩
    王洪杰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5) : 616 - 621
  • [5] 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
    陈洁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4) : 700 - 706
  • [6]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刘树根
    罗志立
    赵锡奎
    乐光禹
    刘顺
    李天斌
    宋鸿彪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 432 - 438
  • [7]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贾东
    陈竹新
    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张惬
    魏东涛
    沈扬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 402 - 410
  • [8]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
    刘树根
    赵锡奎
    罗志立
    徐国盛
    王国芝
    C.J.L.Wilson
    Dennis Arne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 221 - 230
  • [9]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夏文臣
    张宁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3) : 3 - 10+25
  • [10] 巴颜喀拉-川西边缘前陆盆地演化
    颜仰基,吴应林
    [J]. 岩相古地理, 199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