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内蒙古东部水热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喜仓 [1 ]
郭瑞清 [2 ]
杨丽桃 [1 ]
侯琼 [3 ]
机构
[1] 内蒙古气候中心
[2] 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水热变化; 对农业的影响; 胁迫; 内蒙古东部;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业区25个气象站近50 a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应的产量资料,研究内蒙古东部主要产粮区水热变化与农业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该区气温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增温速率,降水和日照时数存在减少趋势,增温幅度从西向东递增,有明显时段差异,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暖干化趋势明显,水热匹配格局发生变化。降水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温度因子。降水在Ⅰ-Ⅲ区主要影响时段是68月,而Ⅳ区是45月;生长季或夏季温差和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较显著,水分短缺和高温胁迫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1953—2005年内蒙古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J].
侯琼 ;
杨泽龙 ;
杨丽桃 ;
李喜仓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3) :6-12
[2]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J].
赵慧颖 ;
郝文俊 ;
刘丽 ;
王广生 ;
巩范江 ;
张治国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199-204
[3]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J].
刘颖杰 ;
林而达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229-233
[4]   近期气候波动与LUCC过程对东北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曹明奎 ;
张树文 .
地理科学, 2007, (03) :318-324
[5]   21世纪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预估 [J].
赵宗慈 ;
罗勇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3) :1-4
[6]   过去50年吉林省玉米带玉米种植面积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王宗明 ;
于磊 ;
张柏 ;
宋开山 .
地理科学, 2006, (03) :299-305
[7]   内蒙古东部近54年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J].
白美兰 ;
郝润全 ;
邸瑞琦 ;
高建国 .
气象, 2006, (06) :31-36
[8]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9]   东北气候和生态过渡区近50年来降水和温度概率分布特征变化 [J].
张耀存 ;
张录军 .
地理科学, 2005, (05) :51-56
[10]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J].
郭志梅 ;
缪启龙 ;
李雄 .
地理科学, 2005, (04)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