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10
作者
朱结辉 [1 ]
何乾文 [1 ]
顾明 [1 ]
牟玮 [2 ]
李强 [2 ]
机构
[1]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解剖; 介入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11年12月10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BAG)的DSA造影及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r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SCTA)资料。结果①支气管动脉大多开口在胸主动脉平T5~T6椎体之间水平(81.3%,87/107)。②10例(9.3%)支气管动脉开口于T5~T6椎体区间以外,称为迷走支气管动脉。③右侧支气管动脉大多与右侧肋间动脉共干,称为肋间-支气管动脉干(intercostobronchial trunk,ICBT)。④起源于胸主动脉的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于右侧壁及前壁的最多,起源于胸主动脉的左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于前壁的居多。起自胸主动脉的支气管动脉与胸主动脉的下夹角多为锐角。⑤行MSCTA患者中100%可显示双肺内确切病灶,96.3%(52/54)可显示粗大迂曲的支气管动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是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作为内科治疗无效后的首选。了解熟悉支气管动脉的解剖,为介入手术提供可视化解剖基础,从而为介入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J].
梁付奎 ;
殷好治 ;
刘永刚 ;
周万军 ;
刘明标 .
放射学实践, 2009, 24 (01) :29-32
[2]   16层CT支气管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附视频 [J].
孙厚长 ;
魏渝清 ;
李喜梅 ;
曹国全 .
放射学实践, 2008, (07) :767-771
[3]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解剖分析 [J].
于红 ;
李惠民 ;
刘士远 ;
李成洲 ;
肖湘生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5, (01) :35-38
[4]   应用微导管同轴导管系统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J].
刘晋新 ;
王巧兮 ;
林怡蔼 ;
郭玉鑫 ;
甘万崇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06) :463-465
[5]   大咯血介入性治疗的疗效随访(附38例病例) [J].
张建 ;
王晓川 .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0, (02) :46-47
[6]  
Feasibility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Using 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ilot Study[J] . Toshihiro Osaki,Tsunehiro Oyama,Mitsuhiro Takenoyama,Satoshi Taga,Tomoko So,Toshihiro Yamashita,Shoji Nakata,Ryoichi Nakanishi,Kosei Yasumoto. Surgery Today . 2002 (9)
[7]  
The bronchial arteries: anatomic study and application to lung transplantation[J] . J Carles,F Clerc,J Dubrez,L Couraud,J Drouillard,J Videau.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 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