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视阈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5
作者
费久浩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关键词
民粹主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公共事件; 网络抗争; 国家治理; 网络治理;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6.06.002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1204 ; 040203 ;
摘要
民粹主义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现代政治现象,而它在当下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种情绪化和非理性的政治思潮,民粹主义具有极端的平民化和反精英色彩、极端的民主化诉求和整体性的人民观以及对维护现存秩序之制度和法律的不信任等特点。近年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是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民粹主义的推波助澜下而得以不断发展的,后者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的主要机制包括非此即彼的二元身份建构、充满狂欢色彩的话语解构以及伴随着语言暴力的群体极化和话语权争夺。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31]   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 [J].
陶文昭 .
探索与争鸣, 2009, (05) :46-49
[32]  
一起刑事案为何引起全国关注? 哈尔滨警民斗殴致死案内幕.[J].陈晓舒;.中国新闻周刊.2008, 39
[33]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J].
董海军 .
社会, 2008, (04) :34-58+223
[34]   抵御民粹主义诱惑(上) [J].
斯·齐泽克 ;
查日新 .
国外理论动态, 2007, (09) :69-73
[35]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调查 [J].
汤小俊 .
中国土地, 2007, (03) :13-19
[37]   论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J].
林红 .
学术界, 2006, (06) :189-193
[38]   2013十大思潮 [J].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
人民论坛, 2014, (04) :18-19
[39]   民粹主义情绪热度与价值诉求 [J].
杨阳 .
人民论坛, 2014, (04) :56-58
[40]   网络催化型集群行为的演化研究 [J].
李容 ;
王国华 ;
邓海峰 .
电子政务, 2013, (09)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