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宋迎辉 [1 ]
吴少方 [1 ]
王林海 [1 ]
田志强 [1 ]
詹克慧 [1 ]
姚燕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牟县种子公司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系谱分析; SSR标记; 遗传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系谱分析和SSR标记对河南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系谱分析表明10个主要推广品种间的血缘关系较近,豫麦2号和丰产3号是它们的骨干亲本,分别与7个和9个品种有血缘关系;(2)70对SSR引物在11个品种间扩增出21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3.01个,84.29%的引物能检测到多态性位点,Xgwm294和barc061就能将这11个品种区分开;(3)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495,变化范围较小,在0.36到0.63之间;(4)不同共同血缘比例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表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5)有1/2和1/4共同血缘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低于1/4共同血缘和无血缘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稍远,血缘关系不能很好反映品种间的亲缘远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J].
汤其林 ;
周新保 ;
邵明团 ;
周孟飞 ;
宋新莉 .
种子世界, 2004, (08) :22-25
[2]   小麦SSR标记的发展及应用 [J].
朱振东 ;
贾继增 .
遗传, 2003, (03) :355-360
[3]   利用SSR标记分析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遗传差异 [J].
吴卫 ;
郑有良 ;
魏育明 ;
周永红 ;
刘登才 ;
张志清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3) :1-6
[4]   从CIMMYT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遗传差异 [J].
倪中福 ;
张义荣 ;
梁荣奇 ;
刘广田 ;
孙其信 .
遗传学报, 2002, (06) :542-548
[5]   河南省优质小麦系谱追溯及遗传改良分析 [J].
王翠玲 ;
张灿军 ;
王书子 ;
高海涛 ;
张学品 ;
段国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2) :80-82
[6]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J].
魏育明 ;
郑有良 ;
周永红 ;
刘登才 ;
兰秀锦 ;
颜泽洪 ;
张志清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17-121
[7]   我国部分冬小麦新品种(系)SSR标记遗传差异的研究 [J].
高睦枪 ;
刘冬成 ;
郭小丽 ;
张爱民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01) :49-54
[8]   河南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系谱追溯及其亲本组配技术分析 [J].
张清海 ;
王志和 ;
刘华山 ;
李铁庄 ;
周新宝 ;
李汉中 ;
韩秀云 ;
张智伟 ;
闵保锋 ;
张宏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03) :3-6
[9]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血缘分析 [J].
郑跃进 ;
林晓民 ;
袁建国 ;
申林江 ;
胡海燕 ;
温春东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3, (04) :373-379+403
[10]  
小麦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吴兆苏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