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邹应斌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技术; 生理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中国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现已育成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种植产量达到12t.hm2,表现出根系旺盛、分蘖力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以及前期能早发和后期抗早衰的潜在高产优势。有关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超级杂交稻在保持较高经济系数的同时,通过增加生物产量是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稳定性、产量形成机理、适宜种植区域,群体诊断指标、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关键栽培的技术等,对于建立超级杂交稻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31]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邹应斌 ;
黄见良 ;
屠乃美 ;
李合松 ;
黄升平 ;
张杨珠 .
作物学报, 2001, (03) :343-350
[32]   超级稻培矮64s/E32开花结实期间的叶片衰老 [J].
翁晓燕 ;
陆庆 ;
郑炳松 ;
蒋德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2) :53-56
[33]   两优培九超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J].
许世觉 ;
姚必仁 ;
王细国 ;
李经梓 .
杂交水稻, 2001, (02) :35-36
[34]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J].
严进明 ;
张荣铣 ;
焦德茂 ;
陈炳松 ;
张红生 .
作物学报, 2001, (02) :261-266
[35]   超级稻壮秧的增产效应与培育技术 [J].
林贤青 ;
黄群 ;
朱德峰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03, (04) :27-28
[36]   施钾条件下杂交水稻氮磷养分吸收利用特点 [J].
胡泓 ;
王光火 .
土壤通报, 2003, (03) :202-204
[37]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J].
朱德峰 ;
林贤青 ;
陶龙兴 ;
张玉屏 ;
郑家国 ;
吕世华 ;
马均 .
中国稻米, 2003, (02) :17-18
[38]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马均 ;
朱庆森 ;
马文波 ;
田彦华 ;
杨建昌 ;
周开达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4) :375-381
[39]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J].
唐启源 ;
邹应斌 ;
米湘成 ;
汪汉林 ;
周美兰 .
杂交水稻, 2003, (01) :47-51
[40]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的分配 [J].
陈炳松 ;
张云华 ;
李霞 ;
焦德茂 .
作物学报, 2002, (06) :77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