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间的竞争——行为模式、执法效果与刚性权威的克服

被引:30
作者
李剑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执法机构竞争; 信息; 激励; 刚性权威; 制度设计;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反垄断法》由三家机构竞争性执法是既有权力格局延续的产物。出于对执法冲突与执法懈怠的担忧,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应当统一反垄断执法机构。但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竞争改变了科层组织完成目标所面临的关键因素。竞争产生了更便于比较的信息,从而在被动的监督与主动的执法上区别于垄断性执法模式。在对中国《反垄断法》执法实际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执法竞争克服了现有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科层结构中地位低、资源少的限制,在显性与非显性指标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与理论预设不同,现实中执法竞争的负面效果主要表现在刚性权威上。由于执法机构之间的竞争,加上反垄断执法机构面临宽松的制度约束以及法院改判的压力,可能引发执法退让与执法逼迫的双重效果。对此,提升执法的透明度,并通过反垄断民事诉讼以推动法律实施上的竞争是重要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00+194 +19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31]   规制俘获理论跨学科研究进展述评 [J].
李健 .
经济评论, 2012, (01) :153-160
[32]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 [J].
陈文清 .
政治学研究, 2011, (05) :119-126
[33]   反垄断私人诉讼困境与反垄断执法的管制化发展 [J].
李剑 .
法学研究, 2011, 33 (05) :70-83
[34]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 [J].
王军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103-106
[35]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障碍及其克服 [J].
颜运秋 ;
周晓明 ;
丁晓波 .
政治与法律, 2011, (01) :92-100
[38]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之难题及其克服:一个前瞻性探讨 [J].
郑鹏程 .
法学家, 2010, (03) :98-105+179
[39]   中美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比较 以英博收购AB案为例展开 [J].
潘志成 .
中外法学, 2010, 22 (03) :439-454
[40]   关于推进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思考 [J].
王健 .
法商研究, 2010, 27 (03)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