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模式破解民族地区发展难题——基于贵州凯佐乡参与式治理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饶义军 [1 ]
陈邓海 [2 ]
机构
[1] 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参与式治理; 自治; 共治; 民族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地区主要采取了"统治"、"自治"与"共治"三种治理模式。贵州省凯佐乡的参与式治理实践就是一种"共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乡村治理绩效。对于民族地区来说,采用参与式治理这种"共治"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破解地区发展难题,而且还可以在治理过程中吸纳政治参与,缓解或化解因政治参与渠道不畅带来的压力或紧张,既可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又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善治模式”的乡村治理建设构想 [J].
熊健敏 ;
梁建春 .
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8) :12-13
[2]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民主自治” [J].
南刚志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5) :70-73
[3]   农村社区自治体制的建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现实选择 [J].
阳信生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5 (06) :86-90
[4]   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合作型社区管理 [J].
高宝琴 .
中外企业家, 2010, (16) :159-160
[5]   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成条件 [J].
陈洪生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4) :1-6
[6]   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J].
陈剩勇 .
学术界, 2009, (01) :42-50
[7]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与展望 [J].
甘信奎 .
前沿, 2008, (10) :108-111
[8]   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J].
徐勇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2) :27-30
[9]  
European Civiliz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2 S.N.Eisenstadt. Norwegian University Press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