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如何平衡两类生存权

被引:9
作者
董保华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2] 中国社会法研究会
关键词
劳动者生存权; 用人单位生存权; 积极权利; 消极权利; 不可抗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劳动政策,分别为用人单位生存权"双保护"与劳动者生存权"单保护"两种类型。从立法逻辑到司法逻辑,两类生存权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发展轨迹。在灾难面前,当"劳动者生存权的立法逻辑-企业生存权的司法逻辑"的历史,演变为"企业保员工-国家保企业"的现实,"单保护"的思维惯性再次受到了挑战。对生存权理论的正本清源,以及积极权利、消极权利的恰当定位,有必要从不可抗力的角度理顺生存权涉及的各种关系。特殊逻辑应当融入一般逻辑,固化为制度建设,否则,零和博弈处理不好很容易转向倒闭的负和博弈。复工之际,当务之急,法律应当重新释放市场空间,国家也有必要从化解市场风险的角度介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289 +2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
[2]  
人权法学.[M].李步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人权研究.[M].徐显明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  
生存权论.[M].(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5]  
社会法原论.[M].董保华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  
西方人权学说.[M].黄〓森;沈宗灵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8]   论生存权的保护领域和实现途径 [J].
汪进元 .
法学评论, 2010, 28 (05) :13-21
[9]   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J].
常凯 .
当代法学, 2006, (06) :31-34
[10]   社会保障权略论 [J].
宁立成 .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2)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