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南油田东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0
作者
郝建明 [1 ,2 ,3 ]
邱隆伟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开发部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储层特征; 东三段; 高尚堡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储层微观特征及孔隙结构分析为手段,对高南油田低渗储层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南东三段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中起决定作用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及长石粒内溶孔;喉道主要为片状及弯片状,发育了大孔粗喉型、大-中孔中-细喉型、中孔细喉型、细孔细喉型、微细孔喉型等5种孔喉组合类型;高南东三段60%以上的储层属低渗储层,砂体成因类型、成岩作用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等是控制低渗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多数低渗储层属于分流河口砂坝成因,压实作用是低渗储层形成的关键成岩作用,储层中喉道直径均值较低及喉道类型是决定研究区储层低渗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J].
王夕宾 ;
钟建华 ;
王勇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2-16
[2]   低渗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以濮城油田为例 [J].
郑敏 ;
毛立华 ;
付洁 ;
宋国英 .
河南石油, 2005, (02) :11-13+5
[3]   低渗透储层含油性分析 [J].
卞士举 .
油气井测试, 2004, (01) :66-68+78
[4]   高温高压下碳酸钙的溶解度及朝阳沟注水油田低渗透储层结垢问题 [J].
赵子刚 ;
徐启 ;
史连杰 ;
汤文玲 .
油田化学, 2003, (01) :4-6
[5]   孤岛油田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J].
张绍东 ;
王绍兰 ;
李琴 ;
陈清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47-51+54
[6]   低渗透储层试油气中存在的问题和基本对策 [J].
张绍礼 .
油气井测试, 2000, (04) :73-74
[7]   黄骅坳陷中北区深部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J].
游俊 ;
郑浚茂 .
现代地质, 1999, (03) :350-354
[8]   苏北溱潼凹陷戴南组二段成岩作用与次生孔隙预测 [J].
庄松生 ;
左燕春 ;
黎琼 .
矿物岩石, 1998, (04) :3-5
[9]   硅质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的研究 [J].
徐北煤,卢冰 .
沉积学报, 1994, (03) :56-66
[10]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