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动态

被引:7
作者
范冰
李贤伟
张健
董慧霞
范川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复合模式; 细根; 草根; 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Mg养分释放动态进行研究。细根Φ0~1mm、Φ1~2mm、Φ0~2mm及草根的第1年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73.97%、69.80%、73.44%和79.53%,应用对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R2>0.9,P<0.01),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52、243和185d。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含量下降,N、Ca的含量增加。草根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养分释放率与其干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分解前期增加较快,随后上升趋于平缓,而N、Ca的养分释放率增加整体比较平缓,元素分解速率均以P最快,其次是K、Mg,而N、Ca最慢;而草根分解过程中N、P、K、Ca、Mg的养分释放率初期增加都比较快,随后趋于平缓,并且元素分解速率呈现不规则变化,其中Ca分解率最慢,其他元素的分解率相近。由于细根和草根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整个生态系统中,土壤上下层地下凋落物的主要种类也有所不同,因而有利于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细根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J].
董慧霞 ;
李贤伟 ;
张健 ;
范冰 ;
范川 .
林业科学, 2007, (05) :24-29
[2]   树木细根养分内循环 [J].
黄石竹 ;
张彦东 ;
王政权 .
生态学杂志, 2006, (11) :1395-1399
[3]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分布与生长特征 [J].
李贤伟 ;
张健 ;
陈文德 ;
范冰 ;
董慧霞 .
草业学报, 2005, (06) :73-78
[4]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英文) [J].
杨玉盛 ;
郭剑芬 ;
林鹏 ;
陈光水 ;
何宗明 ;
谢锦升 .
生态学报, 2004, (02) :201-208
[5]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
[6]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研究(英文)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郭剑芬 ;
何宗明 ;
陈银秀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275-282
[7]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的能量生态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林瑞余 ;
蔡丽平 ;
陈银秀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6) :536-542
[8]   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林业科学, 2001, (03) :126-138
[9]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根分解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J].
张银龙 ;
林鹏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4) :49-52
[10]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J].
林益明 ;
林鹏 ;
李振基 ;
杨志伟 ;
刘初钿 ;
何建源 .
植物学报, 1996, (12) :98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