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比较——以浙江省青田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被引:25
作者
张丹 [1 ,2 ]
刘某承 [1 ,2 ]
闵庆文 [1 ]
成升魁 [1 ]
孙业红 [1 ,2 ]
焦雯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稻鱼共生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稻鱼共生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石油农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受损。人们在寻找新的农业途径时,将目光转向传统农业,开始对传统农耕模式的价值进行挖掘。稻鱼共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因其历史悠久、景观独特和效益显著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在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演变过程中,同宗的青田县和从江县的传统农业系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养鱼为主和以种稻为主的稻鱼共生系统。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替代价格法、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法和水库工程费用法等,分别对青田县和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养鱼为主的青田县直接经济价值比以种稻为主的从江县平均每公顷高近1.70万元,但其间接价值却比后者低,从江县稻鱼共生系统的气体调节和养分保持价值分别是青田县的1.35和1.59倍。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以更好地保护这一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