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碎化的中国近30年耕地利用系统变化及耦合协调度

被引:10
作者
张蚌蚌 [1 ]
孔祥斌 [2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细碎化; 耕地利用系统; 要素; 系统环境; 时空特征; 耦合协调度;
D O I
10.16360/j.cnki.jbnuns.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却造成日益严重的耕地细碎化问题.从时间尺度揭示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变化,采用定量方法刻画耕地要素耦合协调度,对于解决我国耕地细碎化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定量测度1986—2014年期间中国细碎化及耕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986—2014年近30年,中国耕地细碎化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比较严重,2014年中国平均每户耕地面积0.58hm2,平均每户地块5.34块;同时,中国的耕地生产成本和农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因此,严重的耕地细碎化现实不能适应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匹配.2)近30年,细碎化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耦合协调度大幅下降,降幅约为28.13%,从1986年的高度耦合协调下降为2014年的中度耦合协调.2014年,细碎化视角下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较大([0.25,0.50]),处于低度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中国耕地细碎化依然十分严重,耕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耕地利用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亟待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土地制度创新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促进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再次耦合协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D].张蚌蚌.中国农业大学.2017, 08
[2]   非农劳动供给:土地细碎化起作用吗?——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 [J].
卢华 ;
胡浩 .
经济评论, 2017, (01) :148-160
[3]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J].
樊鹏飞 ;
梁流涛 ;
李炎埔 ;
段琳琼 ;
王楠楠 ;
陈常优 .
资源科学, 2016, 38 (12) :2361-2374
[4]   典型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J].
王宪恩 ;
王寒凝 ;
夏菁 ;
赵婧辰 ;
段海燕 .
资源科学, 2016, 38 (10) :2001-2011
[5]   农业劳动力特征、土地细碎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 [J].
纪月清 ;
王许沁 ;
陆五一 ;
刘亚洲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 (05) :910-916
[6]   土地细碎化、种植多样化对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农户的微观调查 [J].
卢华 ;
胡浩 .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07) :4-15
[7]   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J].
唐华俊 ;
吴文斌 ;
余强毅 ;
夏天 ;
杨鹏 ;
李正国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05) :900-910
[8]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J].
魏金义 ;
祁春节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90-96
[9]   基于耕作地块调查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太康县王盘村为例 [J].
张蚌蚌 ;
王数 ;
张凤荣 ;
徐艳 ;
郧文聚 ;
孔祥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0) :44-50
[10]   群众自主式土地整治模式及其效应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三岔坪村为例 [J].
张蚌蚌 ;
王数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