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CO2地质封存四维多分量地震监测技术进展
被引: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CCS;
四维地震监测;
多分量地震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CCS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快速减缓温室效应的最有效方法,CO2地质封存是CCS技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监测CO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贯穿于CO2注入过程中与封存以后。四维地震监测技术是监测CO2是否泄漏、证实CO2封存安全性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常规四维地震技术通过对比CO2注入前后及注入不同阶段2次或者多次三维地震纵波振幅差异与旅行时差异,确定CO2在地下分布。而纵波振幅或旅行时差异是CO2饱和度与孔隙压力的综合反映,单纯的纵波信息难以区分饱和度与压力信息。目前,四维多分量地震监测技术的潜力并未挖掘,由于横波速度对于压力敏感,利用四维转换波信息监测CO2地质封存,可以识别注入CO2的压力分布范围。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储层,对比一次地震观测PS1,PS2旅行时、振幅差异与2次地震采集之间PS1,PS2旅行时、振幅差异,还可以有效确定注入CO2前与注入期间储层裂隙、裂缝的变化,以及储层与盖层的应力状态。四维多分量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物理资料和全波列测井资料,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可能的CO2泄漏风险区域,更加可靠地评估CO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海洋碳封存技术:现状、问题与未来
[J].
王江海
;
孙贤贤
;
徐小明
;
吴酬飞
;
彭娟
;
袁建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 (01)
:17-2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小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吴酬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彭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模型及调控对策
[J].
邬建国
;
何春阳
;
张庆云
;
于德永
;
黄甘霖
;
黄庆旭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12)
:1315-1324

邬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全球可持续性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于德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地下流体注入诱发地震机理及其对CO2地下封存工程的启示
[J].
魏晓琛
;
李琦
;
邢会林
;
李霞颖
;
宋然然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11)
:1226-12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邢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entre for Geosciences Computi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霞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然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可压缩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孔隙压力波传播数值分析
[J].
杨多兴
;
李琦
;
王舒
.
岩土力学,
2014, 35 (07)
:2047-2056

杨多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

李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基本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及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J].
杜祥琬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04)
:438-442

杜祥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程院
[6]
数值模拟在CO2地质封存示范项目中的应用
[J].
凌璐璐
;
许雅琴
;
王永胜
;
张可霓
.
岩土力学,
2013, 34 (07)
:2017-2022+20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永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监测现状及建议
[J].
李琦
;
刘桂臻
;
张建
;
贾莉
;
刘海丽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6)
:718-727

李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桂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贾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海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设计研究
[J].
吴东国
;
刘百红
;
孙成龙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 10 (01)
:85-90

吴东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刘百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孙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9]
CO2地质埋存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J].
任韶然
;
任博
;
李永钊
;
张亮
;
康万利
;
刘运成
;
陈国利
;
张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1)
:106-1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万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刘运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陈国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0]
世界油气储层二氧化碳埋存量计算研究
[J].
江怀友
;
沈平平
;
卢颖
;
闫文华
;
冯立
;
姜龙燕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22-1129

江怀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沈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卢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姜龙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