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鱼类生殖生理学研究概况

被引:12
作者
施瑔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武汉 l
关键词
鱼类; 生殖生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从50年代开始,根据渔业生产的需要,成功地进行了几种家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同时,也开展了鱼类生殖生理学的基础研究,使工作不断深入和提高。本文综述了我国40年来一系列有关鱼类生殖生理学的研究概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家鱼人工生殖的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研究室著, 1962
[12]   环境盐度对梭鱼脑下垂体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J].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Provinc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
Academia Sinica .
水产学报, 1980, (03) :229-240+314
[13]   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垂体含量及血清浓度日周期变化的关系 [J].
潘家秀 ;
王育西 ;
许谷星 ;
沈仁澄 ;
鲍璿 ;
徐维奇 .
水产学报, 1980, (02) :121-127
[14]   草鱼、鲢鱼催产前后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变动 [J].
姜仁良 ;
黄世蕉 ;
赵维信 .
水产学报, 1980, (02) :129-133
[16]   合成丘脑下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类似物对家鱼的催情产卵 [J].
福建、江苏、上海淡水经济鱼类人工繁殖协作组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6, (02) :107-114
[17]   鲤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含量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J].
曹杰超 ;
欧阳玉梅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4) :53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