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8
作者
郑雅楠 [1 ]
王晓鸣 [2 ]
吕国忠 [3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病害; 鉴别; 防治;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06.01.031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迅速、控制难度大、生产损失严重等特征。近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种子日益增多,国内玉米制种基地集中、玉米种植区之间种子调运频繁,田间已发现症状多样的细菌性叶斑病,其中有些是种传病害,有些是种子带菌。因此,我国玉米生产已面临细菌性病害的潜在威胁。介绍了常见的玉米细菌性病害,对这些病害的病原、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M].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2]  
细菌名称.[M].蔡妙英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6,
[3]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检测技术 [J].
吴琼 ;
陈枝楠 ;
范怀忠 ;
金显忠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12) :22-25+31
[4]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 rDNA基因克隆及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 [J].
漆艳香 ;
肖启明 ;
朱水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83-187
[5]   玉米细菌性蔫萎病的防治对策 [J].
程义美 ;
崔良刚 .
吉林农业, 2003, (03) :28-29
[6]   警惕细菌性茎腐病危害玉米苗 [J].
李利平 .
河北农业, 2002, (03) :21-21
[7]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为害调查 [J].
李巧芝 ;
高明 ;
王自伟 ;
高清珍 ;
罗秦岳 .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 (03) :13+25-13+25
[8]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J].
吕宇新 ;
崔连民 ;
李红梅 ;
高爱华 .
杂粮作物, 2001, (01) :37-37
[9]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新乡严重发生 [J].
冯之杰 ;
高山松 ;
刘珍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7, (06) :40-40
[10]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及防治初报 [J].
刘凤珍 ;
周洪波 ;
刘勤来 ;
杨福生 ;
方淑琴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