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121
作者
许冲 [1 ,2 ]
戴福初 [1 ]
姚鑫 [3 ,4 ]
赵洲 [5 ]
肖建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确定性系数法; 易发性评价;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 [工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汶川Ms 8.0级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678 km2的滑坡影响区域内,作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48007处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采用地震滑坡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地震滑坡关于地震烈度、岩性、坡度、断层、高程、坡向、河流与公路等8个因素的易发程度。基于GIS栅格分析方法,分别对16种不同影响因子组合类型进行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最后,应用AUC(Ar-ea Under Curve,评价曲线下面积)方法得到最佳因子组合及其对应的评价结果,使用自然分类法则方法将研究区按滑坡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与极低易发区5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之和约11690.4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02%,其中发育滑坡面积为524.84 km2,占滑坡总面积的73.73%。结果表明了极高与高易发区与实际滑坡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方法的评价结果成功率(AUC值)达到82.107%。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GIS的汶川地震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确定性系数分析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陈剑 ;
涂新斌 ;
曹琰波 ;
肖建章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S1) :2972-2981
[2]   GIS支持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汶川地震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陈剑 ;
涂新斌 ;
孙瑜 ;
王志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978-3985
[3]   四川汶川Ms8级地震引发的滑坡与地层岩性、坡度的相关性 [J].
姚鑫 ;
许冲 ;
戴福初 ;
张永双 .
地质通报, 2009, 28 (08) :1156-1162
[4]   汶川Ms8.0地震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精细解译 [J].
许冲 ;
戴福初 ;
陈剑 ;
涂新斌 ;
许领 ;
李维朝 ;
田伟 ;
曹琰波 ;
姚鑫 .
遥感学报, 2009, 13 (04) :754-762
[5]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J].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6) :1239-1249
[6]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数量与面积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科技导报, 2009, 27 (11) :79-81
[7]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背景及次生斜坡灾害空间发育规律 [J].
祁生文 ;
许强 ;
刘春玲 ;
张兵 ;
梁宁 ;
童立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9-49
[8]   红石河堰塞湖漫顶溃坝风险评估 [J].
常东升 ;
张利民 ;
徐耀 ;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50-55
[9]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19-28
[10]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