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121
作者:
许冲
[1
,2
]
戴福初
[1
]
姚鑫
[3
,4
]
赵洲
[5
]
肖建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确定性系数法;
易发性评价;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 [工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汶川Ms 8.0级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678 km2的滑坡影响区域内,作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48007处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采用地震滑坡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地震滑坡关于地震烈度、岩性、坡度、断层、高程、坡向、河流与公路等8个因素的易发程度。基于GIS栅格分析方法,分别对16种不同影响因子组合类型进行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最后,应用AUC(Ar-ea Under Curve,评价曲线下面积)方法得到最佳因子组合及其对应的评价结果,使用自然分类法则方法将研究区按滑坡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与极低易发区5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之和约11690.4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02%,其中发育滑坡面积为524.84 km2,占滑坡总面积的73.73%。结果表明了极高与高易发区与实际滑坡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方法的评价结果成功率(AUC值)达到82.107%。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