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海底斜坡不稳定性调查研究

被引:27
作者
贾永刚
单红仙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山东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底斜坡; 失稳破坏; 复活;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0.01.001
中图分类号
P737.13 [海岸发育营力];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黄河的高含沙量和河口快速沉积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下三角洲。利用精密的深度记录仪 ,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仪和旁侧扫描声纳 ,结合海底钻探、取样、测试及室内土工分析 ,得到了与黄河口海底不稳定性有关的水下底坡的形貌特征 ,沉积物类型、空间分布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水下底坡失稳破坏主要型式为塌陷洼地和粉砂流冲沟。在暴风浪作用下 ,水下底坡原破坏区发生复活 ,复活时间与风暴潮的开始与结束相对应。这种重新开始和重复的移动明显地限制在滑坡体的内部 ,既没有扩大 ,也没有向斜坡上后退。目前亟待于开展波浪作用下土体动力响应过程现场和室内实验研究 ,以揭示底坡破坏的成因机制 ,从而建立水下底坡失稳破坏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指导近海工程活动中地质灾害的减轻与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的不稳定性 [J].
林振宏 ;
杨作升 ;
Bornhold ;
B.D.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3) :11-23
[2]   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的水动力机制探讨 [J].
张琦 ;
杨作升 ;
陆念祖 ;
陈卫民 ;
赵晓燕 ;
J.N.Suhayda ;
曾卓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3) :133-141
[3]   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特征 [J].
王琦 ;
曹立华 ;
杨作升 ;
沈渭铨 ;
王新泰 ;
G.H.Keller ;
D.B.Prior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6) :659-665
[4]   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形貌及不稳定性 [J].
杨作升 ;
G.H.Keller ;
陆念祖 ;
D.B.Prior ;
林天充 ;
B.D.Bornhold ;
许卫东 ;
L.D.Wright ;
J.Suhayda ;
曹立华 ;
W.J.Wisenman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