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火山岩储层次生溶蚀孔隙研究

被引:18
作者
闫林 [1 ]
周雪峰 [1 ]
高涛 [2 ]
李伟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徐深气田; 火山岩; 储集层; 次生; 溶蚀孔隙; 溶解作用; 储集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火山岩储层次生溶蚀孔隙进行研究,可为今后该气田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根据岩心、薄片、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对火山岩储层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次生溶蚀孔隙是该类储层中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之一,主要由晚埋藏成岩阶段有机酸性水与地层中易溶组分(长石)发生溶解作用而形成。进而认为:该区平面上爆发相较溢流相溶蚀孔隙发育,垂向爆发相自下而上表现为空落亚相溶蚀孔隙发育程度低、热激浪亚相溶蚀孔隙较发育,而热碎屑流亚相则溶蚀孔隙最为发育;溢流相溶蚀孔隙发育程度:上部亚相最好、中部亚相较差、下部亚相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129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石砂岩次生溶孔的形成机理 [J].
李汶国 ;
张晓鹏 ;
钟玉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20-223+229
[2]   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J].
杨晓宁 ;
陈洪德 ;
寿建峰 ;
张惠良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4-6+117
[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J].
刘为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115-119
[4]   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及其勘探意义 [J].
赵追 ;
孙冲 ;
张本书 .
河南石油, 2001, (02) :11-14+60
[5]  
岩浆岩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邱家骧主编, 1985